《他是誰》:爛尾的原因終于找到了!
我一直都覺得,演員和作品之間是相得益彰的關系,好的作品能帶火很多演員,像春節(jié)檔火的一塌糊涂的《狂飆》,讓很多演員爆紅。
這部劇著實讓觀眾們過了一把追劇癮,好久沒有這么酣暢淋漓的看過電視劇了。
《狂飆》之所以能火,是因為獨特的劇情,加上演員出色的演繹,簡單說,就是和過去的劇不一樣,令觀眾耳目一新。
如果說《狂飆》帶火了演員,那么,《他是誰》就是被演員帶火的作品,同樣是張譯出演,同樣演警察。
而且這兩部劇中很多人物都可以對標,張譯自不必說,還有高啟強和聶寶華,高啟蘭和聶小雨,而且同樣也有大嫂。

客觀說,很多觀眾追《他是誰》就是沖著張譯去的,因為兩部劇有諸多相似之處,觀眾對《他是誰》寄予了厚望。
甚至很多人覺得,《他是誰》應該比《狂飆》更好才對,人就是這樣,期望是越來越高的,畢竟水往高處流嘛!
當然,開始幾集,《他是誰》確實抓住了觀眾們的眼球,因為劇情太懸疑,設置了很多懸念,這樣的手法百試不爽,因為每個人都有好奇心。
而且和《狂飆》對比,《他是誰》加入了不少的驚悚元素,很多還沒結(jié)婚的女孩子真的不敢晚上一個人追劇,太嚇人了。
看了開頭幾集,觀眾很滿意,評分非常高,說明還是達到了觀眾的期望值。

但越看越覺得不對勁,首先就是劇情的拖沓,各種懸念安排好了,鋪墊的很扎實,后面就要慢慢展開,最后來個出人意料的結(jié)局。
《狂飆》就是這樣成功的,那么大的時間跨度,那么多人物,無論是時間的變遷,還是人物的變化,都不著痕跡又合情合理。
安欣從意氣風發(fā)到一夜白頭,高啟強從一個賣魚的到最后沉穩(wěn)篤定的大佬,觀眾一點都不覺得突兀,這是需要很高的水平的。

《他是誰》在該變化的時候卻不知道怎么下手,劇情開始拖沓,讓觀眾不明所以。
更加意外的是結(jié)局,甚至可以用爛尾來形容,很多觀眾覺得不明所以,虎頭蛇尾,完全就不合邏輯。
評分也一路下滑,觀眾更多的,不是驚喜,是失望。

我甚至都沒看完這部劇,因為實在看不下去,不像《狂飆》,給人一種一口氣追完的感覺,反差太明顯。
那么,為什么會出現(xiàn)這樣的情況呢?答案終于還是找到了。
《他是誰》的編劇吳迪更新了動態(tài),原來前面幾集劇本是他寫的,后面的是別人代勞的,原來如此。
大家都知道,劇本就像寫小說,作者的風格是固定的,觀眾喜歡就是喜歡,不喜歡就是不喜歡,但如果中途換人,是不可能和原作者一樣的。
即使你再去挖空心思模仿都無濟于事,只能模仿出來形,而不能模仿出來神。

不是說后來劇本的作者水平低,而是說風格完全不一樣,就像這世上沒有兩片完全一模一樣的樹葉一樣的道理。
演員是沒有問題的,但演員是根據(jù)劇本演的,所以才出現(xiàn)這樣的爛尾現(xiàn)象。
期望以后能涌現(xiàn)更多的好作品吧!#娛樂#